• 选择题在历次历史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在平时考试中一般占到60%,在以往的高考中也占到了48%(100分历史题,选择题48分)。很多同学感觉到高考文综的差距不在文字题,而主要在选择题,而选择题往往令同学们头痛,特别是在经过筛选只剩下两个选项时,...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导读】在复习中大家都很重视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复习。不过,宋元经济一节成为阅读内容后,江南经济开发这一知识点也就不成体系了。在复习中重点掌握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并能灵活的运用。要...

  • 单元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易错点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 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 初入高三,告别高二的洒脱;初入高三,莫对明天彷徨;当我们走过高三,蓦然回首:高三,不过如此!下面,我们将针对刚入高三的菜鸟们奉上饕餮大餐--历史学习的三大法则,帮助同学们过关斩将,同时期待同学们的凯旋。 第一、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新中国成初期: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

  • 选考题怎么取舍?3类考生复习有侧重 今年是我省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新课程在高考试题形式上,客观题(选择题)依然保持12道小题,最大变化是主观题形式分为必考题37分(所有考生必答)和选考题15分(考生可选...

  •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

  • 古代的民族关系 1、统一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

  • 虽然离高考还有20多天,但成绩的高低仍然充满着变数,如何在仅有的时间里去提高成绩成为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三教师,本报将分上、中、下三篇对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献计献策。 历史 防止简单地进行知识重复学习 杨福源高级教...

  •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要加强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同样也要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以变应变。现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学习的方法。 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划分是以时间为序,从先秦开始,经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晚清:①、五口通商大臣;②、1858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③、1861年,设总理衙门;④、1901年,划北京东交民巷民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民国时期:①、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内容、目的);②、北洋军...

  • 高考历史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首先是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有针对性,又可以节省时间。审题时要分析问题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即中心词、提示语和限定语。以2007年高考38题为例,第⑴问:材料一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

  • 一、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

  • 重要的思想解放潮流: 1、师夷长技思想: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的思想,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将上述思想付诸实践; 2、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派:①、时间;②、代表人物;③、主张: (2)...

  • 高考文综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150分钟的时间,要做300分的题目。选择题难度较...

热门课程

热门推荐

精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