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筛选题 高考例析 07年: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⑥D.②④...

  •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

  • 青、苍、碧、绿、蓝 青在上古主要是指蓝色,不作黑色讲,如,《庄子逍遥游》:负青天,然后图南。中古以后,青就有黑色的意思了。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苍指深蓝色。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碧本指玉名,《庄子外物...

  •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

  • 高考复习就像制作一件艺术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一轮复习重在打基础,二轮复习的作用在于提升、巩固、总结和得分,是最实际的一个阶段。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

  •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

  • 1.暴 [暴bo]暴动、暴怒;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p]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2.辟 [辟p]开天辟地、另辟蹊径;辟除、辟谣;精辟、透辟。大辟(古代指死刑)、辟言不信(不听信合乎法度的话)。 [辟b]复辟;辟邪。 3.裨 [裨b]裨补、...

  •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

  • 21.禁 [禁jīn]禁穿、禁看、禁磨、禁受、禁用、禁得...

  • 古汉语中的一些常见近义字,由于字义颇为相近,因此极易混淆,给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下面略作阐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讽、谏、谤、讥、说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应指出的是在古汉语中,讽字大多不含贬义。...

  • 41.数 [数sh]数量、次数、数以万计;数列、数论、自然数;单数、复数;数十种、数分钟、数千人;天数、定数、气数已...

  • 军、师、士、卒、兵 军和师都是集体名词,指军队。如《左传庄公十年》中十年春,齐师伐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引军北还。同时,军和师又可用作军队的编制。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师是西周以前军队最大的编制。据《司马法》载,一万二千五百人是一...

  • 61.泊 [泊b]停泊、泊船、漂泊;淡泊功名。[泊pō]湖泊、梁山泊。 62.藏 [藏cng]隐藏、藏书、收藏、储藏。[藏zng]宝藏、守藏;道藏、大藏经;西藏、藏族。 63.刹 [刹ch]宝刹、古刹钟声。[刹shā]刹车、刹...

  • 81.哈 [哈hā]①张口呼气:哈气。②象声词,多叠用:哈哈大笑。③弯:哈腰。④哈萨克族。 [哈hǎ]①姓。②斥责:哈他一顿。③狮子狗或巴儿狗,喻指驯顺的奴才:哈巴狗。④藏族及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哈达。 82.汗 [汗hn]汗液、汗...

  • 101.俩 [俩liǎ]①两个:哥俩、俩馒头、咱俩。②不多,几个:就这么俩人、有俩钱。 [俩liǎng]手段,花招:伎俩。 102.纶 [纶ln]①钓鱼用的丝线:垂纶。②丝织的带子。③指某些合成纤维:涤纶、锦纶。 [纶guān]青丝带子:羽扇纶巾。 103.埋 [埋mi]①用土盖...

总:525 页首页上一页333435

热门课程

热门推荐

精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