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概言之,其因有三:首先,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第三,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

  • 【内容提要】 唐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何在、地位如何,学术界至今仍莫衷一是,亟待从总体上予以说明并作出切实的分析。唐代诗学的特点在于规范,而规范诗学的要义在怎么写,因而唐代诗学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关...

  • 【内容提要】 姚贾是中晚唐之交继韩孟、元白之外的又一重要诗坛势力的代表。姚贾与韩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姚贾在穷苦之言的歌咏内容、以丑为美的审美心理、苦吟励炼的创作态度、奇峭瘦硬的风格体貌、标新立异的开拓精神等方面均受韩孟的浸染。姚贾可以说是...

  • 【内容提要】 姚广孝为明初禅僧。少时出家,改法名道衍。明洪武年间,姚广孝经人举荐,以僧人身份辅佐燕王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成就了永乐的帝业。姚广孝既有政治作为,亦有诗文造诣。他与当时许多吴中文人往来频繁,为北郭十友之一。他作诗清新婉约,颇有特...

  • 【内容提要】 白居易的讽谕诗与其创作目的和风格要求相适应,使用了大量典故(事典)和书面成语(语典),尽管其中大部分都不生僻,但也有被后人误解之例。此外,讽谕诗使用口语词的情况在整个唐诗中也不算突出。白诗的浅切易懂并非来自它的口语化或近俗,而...

  • 我国古代的散文,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汉的史传文和政论文,都取得了高度成就。虽然它们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古代早期的散文,概括起来,又有以下两方面的共同特点: 一是置内容于首要地位,无论记...

  • 气者,本为云气,引而申之,从物质的层面讲,也指构成物质世界的本源,即所谓元气是也。东汉学者王充就说天下合气,万物自生①;北宋哲学家张载亦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②类似之说,还有许多。而对应人而言,气,不仅指人的气息,生气,更...

  • 【内容提要】 李白写实的文学思想源于史学的实录精神,表现为对真实性的追求,对写实的作风和技巧的追求,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又因文体不同而有异,散文举例证实,画赞返实入虚,诗歌似虚而实。它是对李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补充。 【关键词】 李白/实录 在唐代...

  • 柳宗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魏庆之尝谓:人生作诗不必多,只要远传。如柳子厚,能几首诗?万世不能磨灭。(注:魏庆之著《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 月版第121页。)刘克庄亦称:如柳子厚诗,得一二首似之, 足矣。(...

  • 摘要:燕脂本是匈奴聚居地祁连山一带的一种叫做红蓝的草,当地妇女取其汁以作红妆,其效果远远胜过中国原有的化妆品苏方木与重绛。明乎此,对理解想象瑰奇的李贺诗句塞上燕脂凝夜紫很有帮助。 关键词:燕脂;红蓝;匈奴歌;李贺诗 李贺诗难解,不仅在其云烟绵...

  • 【内容提要】 横吹曲题目中的大部分被文人们赋咏为边塞诗,横吹曲辞与边塞诗是有关系的。在音乐形式上,横吹的军乐性质就决定了文人在创作乐府诗的时候用边塞的题材。不仅如此,横吹曲辞与边塞诗的关系还取决于最早的赋咏者南北朝诗人的选择,南北朝诗人把横...

  •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发展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联系观;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矛盾观。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属于唯心辩证法,并且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关键词:孔子;辩证法...

  • 【内容提要】 李白生卒年,在历史上有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宝应元年(762),享年62岁说;生于圣历二年(699),卒于宝应元年(762),享年64岁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有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广德二年(764),享年64岁说;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广德元...

  • 论文关键词:杜甫《登高》生命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在杜甫晚年以《登高》为代表的登览诗中,常常将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融入到由深沉的社会历史感、宏大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立体结构中。它是杜甫独特的时空感受,也是杜甫的创...

  • 在众星闪烁的唐初诗坛,声震朝野的著名诗人沈佺期、宋之问,被世人合称沈宋。《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云: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

总:23 页12下一页尾页

热门课程

热门推荐

精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