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频统计方法的改进的策略
2013-02-26一、汉字字频统计的概念 在汉语汉字的语境下,汉字字频常常简称为字频,汉字字频是汉字使用的一个重要属性。冯志伟指出:传统的文字学认为,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但是,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它必须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而存在,在交际过程中,有的汉...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2013-02-26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语文学习本质是一个言语实践活动等;还需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如排比这种修辞是怎么回事,其结构有哪些类型,又如散文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散文该用怎样的方式阅读等;更需要一些基...
文本阅读,触摸语文的本真
2013-02-26如何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里,利用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徜徉于文本的意境,飞跃于语言的灵魂,思考于情感的绿洲,在文本阅读中感知,在文本阅读中积累,在文本阅读中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必然要肩负的使命。 文本阅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
阅读对话的考场策略的技巧分析
2013-02-26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于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阅读对话理论,准确揭示了阅读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通过多重对话的开展,...
浅谈作文讲评课的内容的创新
2013-02-26由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往往是投入巨大、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致力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略写作能力的培养已不是个例,此种情况实乃课程之憾。作文讲评作为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重视不足。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教师详批细改,而学生或读读评语,或看看分数。待...
试论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创新路径
2013-02-26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阅读不仅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学习活动,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很多有识之士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诸如精读、泛读、细读等读书方法。然而,如何在较...
高考“作用题”答题方法分析和比较
2013-02-26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带有有何作用(或有何好处)的考查颇多,但考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容乐观。笔者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试将其设题类型归纳成三大类、十小点,细说其答题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复习备考带来帮助。 一、考查句段的作用 作用题,一般可从结构、内容以...
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定性的特征分析
2013-02-26写作教学就是教学生写作。写作的关键是使表达符合具体的交际环境,写作教学要教学生从具体的交际环境出发,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地分析每一次写作面临的交际环境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我们...
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
2013-02-26当了将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师,也曾开展过诸如语文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思想渗透、学科整合等多项专题研究,但在一波又一波的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中,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就像颠簸在波浪间的船儿飘忽不定。上世纪末语文界展开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使我逐渐在...
语文课堂回归本性的策略分析
2013-02-26一、语文课堂:矛盾的课堂 教书十八载,走进班级,面对学生依旧有战战兢兢之感怕说错话,怕教错题,怕自己的半斤八两捉襟见肘,怕座下有的不吃有的过饱从周一到周五,从白昼到黄昏,一个人在讲台上极少缺席,日日享受着众生的愉悦喧哗和热闹捧场,也苦恼于自...
浅议多渠道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2013-02-2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途径
2013-02-26时下,关于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和争论,众说纷纭,使得语文教学领域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这是由于缺乏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质的正确把握所致。当前语文界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特点、性质、本质认识的肤浅和模糊是影...
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2013-02-26案例 (一)一位教师讲授《后赤壁赋》,为了把文章讲得透彻,从字音字义、虚词实词讲到语句翻译、篇章结构,再到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苏轼前后期思想的对照,最后告诉学生全文的感情线索:乐叹空。整整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主宰了绝大部分时间;...
浅议把握考试方向科学有序训练
2013-02-26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删繁就简,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一、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的修改问题
2013-02-26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检查上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语文作业时,发现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落花生》一文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落花生》在遣词造句方面不尽相同。经考察,发现北师大版的《落花生》对原文仅做了个别改动,而人教版的《落花生》则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