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论的重建
2013-03-02论辩论的重建 1 为什么看辩论的人越来越少? 为什么对辩论指手划脚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在的辩手个个感觉良好,而观众却不买他们的账? 为什么现在的辩论成为无聊的口舌之争? 为什么我一口气问了几十个辩手,他们却都不能告诉我辩论赛是在做什么? 他们...
论辩中的缓兵之计
2013-03-0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风。再如,政治思想工作...
应该如何去认识辩题的15种类型?
2013-03-02辩论的种类层出不穷,判断清楚辩论的类型则极为重要,今天就是集中谈一下应该如何去认识辩题的15种类型? 1、是非辩题 你说是而我就是说不是的。如: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不列出反方观点,下同]这种类型的辩题我认为,其实主要辩题的切入点正方主要是...
辩论新手误区分析
2013-03-02本来说自己大四了就闲云野鹤一回,没想到当学校艺术节的比赛一来的时候,自己就被拖到行政九楼本系办公室,最后还是上了场,自己的队伍也一路打到决赛,在带新队员的时候发现不少常见问题,希望和大家一起聊聊: 第一,在对题目的把握上,新队员常有一些误区...
因敌取证的论辩谋略
2013-03-02所谓因敌取证的论辩者面对论敌的攻击,巧妙地从论敌方面取得反驳的证据,借论敌之箭再回射论敌,反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使论敌欲辩无辞,只得认输。这是一种借兵之计的论辩谋略。 例如,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开来在美国洛杉矶作题为中国投资环境及其...
论辩赛确立立场的两个原则
2013-03-02孙子曰:上兵伐谋,高水平的论辩赛首先是认辩双方在论辩思路与立场上的较量。对于一个已经确定下来的命题,如果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思路,确立好自己的立场,那么就能为整个论辩的胜利奠定基...
不辩蛋鸡先后 着重附加条件
2013-03-02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这个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现在似乎已无人争论了。然而,有些人在论辩赛中却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类似的徒劳无益的论辩之中。 浙江某经济学院曾就我国目前是否可能进行股份制展开辩论,反方认为,股份制的推行,要以股票市场等为...
让道理说服双方
2013-03-02我们知道,论辩赛的论辩并不需要说服对方,而只需要说服评委与听众;只要评委与听众被说服,论辩也就胜利了。以软化对立为目的的日常论辩则不一样,它不仅要求说服对方而且要求自己做好被说服的准备(这一点正是论辩赛的大忌),可以这样说,在日常论辩中,...
抓住诡辩的"辫子"反诡辩
2013-03-02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往往会构设诡辩来向对方发难,陷对方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诡辩在论辩中固然厉害,但诡辩自身存在着语言模糊、内容矛盾、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反驳诡辩可从以下这些方面打开突破口: 一、诡辩的逻辑如...
警惕论辩中的假归谬法
2013-03-02在论辩中,归谬法是一种有效的反驳手段。然而,另有一种诡辩法与此十分相似,常常被狡辩者用以诘难正确观点,我们姑且称之为假归谬法。从表面上看,这真假归谬法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应用对方观点类推,得出一个显然是错误的结论,从而达到否定对方观点的目的。...
抓住诡辩的"辫子"反诡辩
2013-03-02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往往会构设诡辩来向对方发难,陷对方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诡辩在论辩中固然厉害,但诡辩自身存在着语言模糊、内容矛盾、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反驳诡辩可从以下这些方面打开突破口: 一、诡辩的逻辑如...
论辩中的“悖论破解法”
2013-03-02悖论,是一种奇特的逻辑矛盾。悖论的奇特之处在于当人父按常规推理要肯定某件事或某种道理时,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又把它们否定了。在论辩中,某些论敌的辩辞往往有意无意会含有悖论的因素,此时,论辩者如能慧眼明察,加以利用,并以此为突破口,巧妙地予以破解...
论辩禁用“以假代真”
2013-03-02在论辩中,假言判断是经常被使用的,因为它是肯定或否定某个观点的有力形式。然而,在运用假言判断中,有一种情况往往被忽视,即有的假言判断,貌似正确,实际上前提是错的。我们把此姑且称之谓以假代真。以假代真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市场,论证者往往用之,反...
孙子兵法在论辩中的应用谋略
2013-03-02《孙子兵法》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系统的谋略理论;它已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管理、经济等领域,毫无疑问,它也适用于人类从事斗智斗勇的各种论辩。在论辩中如何运用孙子谋略呢? 一、因敌制胜 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因敌制胜的谋略,对于如何正确...
辩论是综合素质的较量
2013-03-02这次有幸与王沪宁教授、俞吾金教授、林尚副教授一起为复旦组队参加首届国际大 专辩论会进行选拔和培训工作,在应付各种杂差之余,和六位培训队员一起学习、听 课、训练、研讨,耳濡目染,用心体味,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对辩论比赛的认识,也是 一份心得和...